python-文件操作

一、文件的基本操作

1、文件操作三步走

① 打开文件

② 读写文件

③ 关闭文件

2、open函数打开文件

在Python,使用open()函数,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,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,语法如下:

1
2
f = open(name, mode)
返回的结果是一个file文件对象后续会学习只需要记住后续方法都是f.方法()

name:是要打开的目标文件名的字符串(可以包含文件所在的具体路径)。

mode:设置打开文件的模式(访问模式):只读r、写入w、追加a等。

r模式:代表以只读模式打开一个已存在的文件,后续我们对这个文件只能进行读取操作。如果文件不存在,则直接报错。另外,r模式在打开文件时,会将光标放在文件的一行。

w模式:代表以只写模式打开一个文件,文件不存在,则自动创建该文件。w模式主要是针对文件写入而定义的模式。但是,要特别注意,w模式在写入时,光标也是置于第一行同时还会清空原有文件内容。

a模式:代表以追加模式打开一个文件,文件不存在,则自动创建该文件。a模式主要也是针对文件写入而定义模式。但是和w模式有所不同,a模式不会清空文件的原有内容,而是在文件的尾部追加内容。

3、write函数写入文件

基本语法:

1
f.write('要写入的内容,要求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据')

4、close函数关闭文件

1
f.close()

5、入门级案例

1
2
3
4
5
6
# 1、打开文件
f = open('python.txt', 'w')
# 2、写入内容
f.write('人生苦短,我学Python!')
# 3、关闭文件
f.close()

强调一下:中文乱码问题,默认情况下,计算机常用编码ASCII、GBK、UTF-8

6、解决写入中文乱码问题

1
2
3
4
5
6
# 1、打开文件
f = open('python.txt', 'w', encoding='utf-8')
# 2、写入内容
f.write('人生苦短,我学Python!')
# 3、关闭文件
f.close()

7、文件的读取操作

read(size)方法:主要用于文本类型或者二进制文件(图片、音频、视频…)数据的读取

size表示要从文件中读取的数据的长度(单位是字节),如果没有传入size,那么就表示读取文件中所有的数据。

1
2
f.read()  # 读取文件的所有内容
f.read(1024)  # 读取1024个字节长度文件内容,字母或数字,一个占1个字节长度。中文utf-8占3个字节长度。
1
2
3
4
5
6
7
# 1、打开文件
f = open('python.txt', 'r', encoding='utf-8')
# 2、使用read()方法读取文件所有内容
contents = f.read()
print(contents)
# 3、关闭文件
f.close()

readlines()方法:主要用于文本类型数据的读取

readlines可以按照行的方式把整个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一次性读取,并且返回的是一个列表,其中每一行的数据为一个元素。

1
2
3
4
5
6
7
8
# 1、打开文件
f = open('python.txt', 'r', encoding='utf-8')
# 2、读取文件
lines = f.readlines()
for line in lines:
    print(line, end='')
# 3、关闭文件
f.close()

8、文件操作的mode模式

模式 描述
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。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。这是默认模式。
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只读。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。这是默认模式。
r+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。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。
rb+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。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。
w 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,并从开头开始编辑,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。
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,并从开头开始编辑,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。
w+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,并从开头开始编辑,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。
wb+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,并从开头开始编辑,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。
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,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。也就是说,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。
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,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。也就是说,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。
a+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,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。文件打开时会是追加模式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。
ab+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。如果该文件已存在,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。

虽然mode文件操作模式很多,但是我们只需要记住3个字符即可。r、w、a

r+、w+、a+,代加号,功能全,既能读,又能写(区别在于指针到底指向不同)

rb、wb、ab,代b的字符,代表以二进制的形式对其进行操作,适合读取文本或二进制格式文件,如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格式

rb+、wb+、ab+,代加号,功能全,既能读,又能写(区别在于指针到底指向不同)

9、seek函数移动光标

无论是文件读操作,还是写操作。其起始位置都是文件光标决定的。

r => 文件头

w => 清空文件内容,指向文件头

a => 文件尾

image-20210315183136345

光标在刚打开文件时,默认情况下是根据r、w、a模式相关固定的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法,人为移动光标。可以通过seek方法实现。

1
2
3
4
f.seek(offset,whence=0)

offset:开始的偏移量,也就是代表需要移动偏移的字节数
whence:给offset参数一个定义,表示要从哪个位置开始偏移;0代表从文件开头开始算起,1代表从当前位置开始算起,2代表从文件末尾算起。

实际工作中,seek主要用于重置光标到起始位置。

1
2
3
f.seek(0)

f.seek(0, 0)

其他应用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>>> f = open('workfile', 'rb+')
>>> f.write(b'0123456789abcdef')
16
>>> f.seek(5)      # 从0开始向右移动5个字节
5
>>> f.read(1)
b'5'
>>> f.seek(-3, 2)  # 从右向左移动3个字节
13
>>> f.read(1)
b'd'

二、文件备份案例

1、案例需求

需求:用户输入当前目录下任意文件名,完成对该文件的备份功能(备份文件名为xx[备份]后缀,例如:test[备份].txt)。

实现思路:

① 接收用户输入的文件名

② 规划备份文件名

③ 备份文件写入数据

2、代码实现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# 1、接收用户输入的文件名(要备份的文件名)
oldname = input('请输入要备份的文件名称:')  # python.txt
# 2、规划备份文件名(python[备份].txt)
# 搜索点号
index = oldname.rfind('.')
# 返回文件名和文件后缀
name = oldname[:index]
postfix = oldname[index:]
newname = name + '[备份]' + postfix
# 3、对文件进行备份操作
old_f = open(oldname, 'rb')
new_f = open(newname, 'wb')

# 读取源文件内容写入新文件
while True:
    content = old_f.read(1024)
    if len(content) == 0:
        break
    new_f.write(content)
# 4、关闭文件
old_f.close()
new_f.close()

3、查漏补缺

遗留问题:我们要备份的文件名称都是由用户通过input方法输入而来的,但是一定要记住,只要在程序中有人为输入,强烈建议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校检。

所有用户的输入都是不靠谱的!

解决用户输入文件名称异常问题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# 1、接收用户输入的文件名(要备份的文件名)
oldname = input('请输入要备份的文件名称:')  # python.txt
# 2、规划备份文件名(python[备份].txt)
# 搜索点号
index = oldname.rfind('.')
# 对index进行判断,判断是否合理(index > 0)
if index > 0:
    # 返回文件名和文件后缀
    name = oldname[:index]
    postfix = oldname[index:]
    newname = name + '[备份]' + postfix
    # 3、对文件进行备份操作
    old_f = open(oldname, 'rb')
    new_f = open(newname, 'wb')

    # 读取源文件内容写入新文件
    while True:
        content = old_f.read(1024)
        if len(content) == 0:
            break
        new_f.write(content)
    # 4、关闭文件
    old_f.close()
    new_f.close()
else:
    print('请输入正确的文件名称,否则无法进行备份操作...')

三、文件和文件夹操作

1、os模块

在Python中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要借助os模块里面的相关功能,具体步骤如下:

第一步:导入os模块

1
import os

第二步:调用os模块中的相关方法

1
os.函数名()

2、与文件操作相关方法

编号 函数 功能
1 os.rename(目标文件名称,新文件名称) 对文件进行重命名操作
2 os.remove(要删除文件名称) 对文件进行删除操作

案例:把Python项目目录下的python.txt文件,更名为linux.txt,休眠20s,刷新后,查看效果,然后对这个文件进行删除操作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# 第一步:导入os模块
import os
# 第三步:引入time模块
import time


# 第二步:使用os.rename方法对python.txt进行重命名
os.rename('python.txt', 'linux.txt')

# 第四步:休眠20s
time.sleep(20)

# 第五步:删除文件(linux.txt)
os.remove('linux.txt')

3、与文件夹相关操作

前提:

1
import os

相关方法:

编号 函数 功能
1 os.mkdir(新文件夹名称) 创建一个指定名称的文件夹
2 os.getcwd() current work directory,获取当前目录名称
3 os.chdir(切换后目录名称) change directory,切换目录
4 os.listdir(目标目录) 获取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信息,返回列表
5 os.rmdir(目标目录) 用于删除一个指定名称的"空"文件夹

案例1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# 导入os模块
import os


# 1、使用mkdir方法创建一个images文件夹
# os.mkdir('images')
# os.mkdir('images/avatar')

# 2、getcwd = get current work directory
print(os.getcwd())

# 3、os.chdir,ch = change dir = directory切换目录
os.chdir('images/avatar')
print(os.getcwd())

#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=> images
os.chdir('../../')
print(os.getcwd())

# 4、使用os.listdir打印当前所在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返回列表
print(os.listdir())

# 5、删除空目录
os.rmdir('images/avatar')

案例2:准备一个static文件夹以及file1.txt、file2.txt、file3.txt三个文件

① 在程序中,将当前目录切换到static文件夹

② 创建一个新images文件夹以及test文件夹

③ 获取目录下的所有文件

④ 移除test文件夹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# 导入os模块
import os


# ① 在程序中,将当前目录切换到static文件夹
os.chdir('static')
# print(os.getcwd())

# ② 创建一个新images文件夹以及test文件夹
# os.mkdir('images')
# os.mkdir('test')

# ③ 获取目录下的所有文件
# print(os.listdir())
for file in os.listdir():
    print(file)

# ④ 移除test文件夹
os.rmdir('test')

4、文件夹删除补充(递归删除、慎重!)

1
2
3
4
5
# 导入shutil模块
import shutil

# 递归删除非空目录
shutil.rmtree('要删除文件夹路径')

递归删除文件夹的原理:理论上,其在删除过程中,如果文件夹非空,则自动切换到文件夹的内部,然后把其内部的文件,一个一个删除,当所有文件删除完毕后,返回到上一级目录,删除文件夹本身。

四、文件操作综合案例

1、需求分析

需求:批量修改文件名,既可添加指定字符串,又能删除指定字符串。

步骤:

① 设置添加删除字符串的的标识

② 获取指定目录的所有文件

③ 将原有文件名添加/删除指定字符串,构造新名字

④ os.rename()重命名

2、编写实例代码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# 1、导入os模块
import os
# 2、定义一个要重命名的目录
path = 'static'
# 3、切换到上面指定的目录中
os.chdir(path)
# 5、定义一个标识,用于确认是添加字符还是删除字符
flag = int(input('请输入您要执行的操作(1-添加字符,2-删除字符):'))
# 4、对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进行遍历输出 => os.listdir()
for file in os.listdir():
    # 5、判断我们要执行的操作(1-添加字符,2-删除字符)
    if flag == 1:
        # 01.txt => python-01.txt
        newname = 'python-' + file
        # 重命名操作
        os.rename(file, newname)
        print('文件批量重命名成功')
    elif flag == 2:
        # python-01.txt => 01.txt
        index = len('python-')
        newname = file[index:]
        # 重命名操作
        os.rename(file, newname)
        print('文件批量重命名成功')
    else:
        print('输入标识不正确,请重新输入...')